2025年5月,印度空军宣称在印巴空战中创造了6:0的传奇战绩。消息一出,印度举国欢腾配资知识信息服务,媒体将这场胜利渲染为“南亚天空的权力更迭”。
国防部长拉杰纳特·辛格高调赞扬国产武器的“优异表现”,莫迪政府趁势宣布加速国产武器出口推广,剑指2029年5000亿卢比军售目标。
短短两个月后,英国权威航空杂志《空军月刊》用一份调查报告捅破了这层窗户纸——战场真实比分并非印度宣传的6:0,而是令人咋舌的8:0。被刻意隐藏的两架战机残骸,仍在克什米尔山谷的密林深处默默诉说真相。
印度军方描绘的空中大捷曾让民族主义情绪沸腾。媒体头条充斥着“巴基斯坦空军不堪一击”、“国产导弹精准致命”的叙事。莫迪在公开演讲中将此作为“印度制造”的荣耀证明,宣称要借此东风推动军火出口。
英国《空军月刊》的调查记者深入克什米尔冲突地带,通过卫星图像分析、地面目击者证词和多国信源交叉验证,发现印度军方隐瞒了关键事实:在5月空战中有2架印度战机被击落,却未出现在官方战报中。
被击落的战机中包括印度从法国高价引进的“阵风”。这款单价超2亿美元的先进战机,在实战中表现远未达预期。
更讽刺的是,印度空军在战报中将己方战机坠毁归咎于“机械故障”,却对巴基斯坦公布的导弹命中影像保持沉默。战场真实损失比达到8:0,与印度宣传形成鲜明反差。
空战失利后,印度紧急开启新一轮军备采购狂潮。2025年3月,印度内阁安全委员会批准一项价值73亿美元的超级合同,订购156架国产“普拉昌德”武装直升机。
这款号称“高原杀手”的武器被寄予厚望。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·辛格激动宣称:“普拉昌德是一款强大的机器,能够在高海拔地区作战,并对高空目标实施精确打击。”
技术参数揭示真相。70毫米火箭炮射程不足8公里,不及中国武直-10的一半;“西北风”空空导弹购自法国,暴露自家军工连基础弹药都造不出的窘境。
为适应高原作战,“普拉昌德”采取极端减重设计——砍掉所有装甲防护,裸奔上阵只为减轻300公斤重量。印度陆军前参谋长曾吐槽:“等它部署到位,对手的防空系统已经更新三轮了。”
中印防长刚谈完边境和平,美国转头就宣布对印军售大单,签下10年防务协议。时间点之微妙,连外媒都嗅到火药味——美国似乎急于在中印缓和之际,给莫迪递上一把“枪”。
印度随即高调宣称要“全面剔除中国军工零件”,国防部宣布对军事采购进行全面审查,以确定设备中是否含有中国产零部件。
现实却给这出“去中国化”大戏泼了冷水。印度军方尴尬发现,连“国产骄傲”光辉战机和布拉莫斯导弹的制导芯片90%需从中国进口。无人机、反无人机系统的核心部件同样大量依赖中国供应。
更讽刺的是,印度边境部队连高原防寒服都无法自产,不得不紧急从美国采购2万件二手货。商务部长私下承认,其稀土战略储备不足3个月,连炮弹推进剂都依赖中国供应。
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过去十年37个项目全部超支,平均延误率达287%。“普拉昌德”直升机的研发周期长达22年,熬走三代工程师,直到2022年才勉强服役。
156架新订单预计2035年完成,届时中国第六代战机可能已列装。但印度军工的交付能力令人堪忧——从2022年入役至今,“普拉昌德”仅生产了15架,其中4架还是原型机。
莫迪政府力推的“印度制造”计划同样面临尴尬。国大党领导人甘地尖锐指出:“自2014年以来,制造业在印度经济中的占比已降至14%。”
印度军工陷入“引进-仿制-落后”的怪圈。光辉战机耗时近40年研发,国产化率勉强达到60%,性能却落后国际主流20年。印度国防审计署报告显示,斯坦航空公司过去十年承接的项目无一例外全部超支。
印巴冲突硝烟未散,印度已开始在国际军火市场推销“经过实战检验”的国产武器。防务出口促进委员会瞄准东南亚、非洲和中东市场,重点推广布拉莫斯导弹和垂直起降无人机。
国际买家对印度武器的实战表现心知肚明。亚美尼亚采购的“皮纳卡”火箭炮,首战被阿塞拜疆无人机团灭;菲律宾购买的“布拉莫斯”导弹试射偏离靶心27公里;越南引进的“阿卡什”防空系统,雷达在雨季开机就死机。
防务专家苏尚·辛格直言:“印度在军工领域完美复刻了仿制药商业模式——低价抄作业,疗效看运气。”这种模式在军火市场难以获得高端客户信任。
马来西亚轻型战斗机竞标中,印度“光辉”战机惨败给韩国FA-50,暴露出印度武器在国际市场认可度低的现实。政府间协议撑起的少量出口,掩盖不了技术竞争力不足的硬伤。
当全球军事大国竞逐无人化战场时,印度的思维仍停留在机械时代。西部军区某信息化作战参谋的比喻一针见血:“用武装直升机对抗智能防空体系,就像骑着汗血宝马冲击马克沁机枪阵地。”
印度计划采购300门牵引榴弹炮耗资8.2亿美元,这笔资金足以组建3个无人机蜂群作战旅。LCH武直缺乏现代数据链系统,指挥协同仍靠飞行员肉眼观察,在信息化战场上形同“瞎子聋子”。
中印边境的军事平衡,早已不是直升机数量能动摇。中国在海拔5200米建成全天候无人机监控网,量子通信技术实现高原指挥部到班排级终端无缝链接,电磁干扰系统让传统武直失去作战能力。
印度前北方司令部司令霍达中将发出警告:“把卢比砸向过时装备,等于在数字战争时代给士兵发长矛。”
《空军月刊》的报告如同一面照妖镜,让新德里精心构筑的军事神话现出原形。当印度国防部宣称“普拉昌德”直升机将创造8500个就业岗位时,班加罗尔工厂的工程师们正为国产化率突破60%而苦战。
而在喜马拉雅山另一侧,全天候无人机监控网络已在海拔5200米的山脊线上静静展开。
莫迪高呼“印度正迅速迈向世界第三大经济体”,可国大党领导人甘地看得透彻:“除非印度真正进入制造业,否则它将落后。中国完全控制着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制造业。”
军火可以购买,战绩可以修饰,但自主创新的筋骨无法用金钱堆砌。历史终将证明:靠进口零件拼凑的霸权梦,终究敌不过科技自立的历史洪流。
信息来源:印度首次承认有战机被击落,但拒绝说明具体数量
2025-05-31 18:05·人民日报
兴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